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論文文獻」Body Expressions Influence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in the Face and Voice


Body Expressions Influence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in the Face and Voice
Jan Van den Stock、Ruthger Righart 、Beatrice de Gelder
Emotion, Vol 7(3), Aug 2007, 487-494. doi: 10.1037/1528-3542.7.3.487
By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URL: http://psycnet.apa.org/journals/emo/7/3/487/

此篇論文主要以臉部、聲調、全身肢體所表達出的情緒做為探討,因為很少有研究做關於肢體情緒表達,因此研究者為了調查肢體情緒分別利用三種實驗來研究。

實驗一

  • 目的:識別肢體的情緒
  • 17位受測者,年齡為18-28歲,讓他們分類照片中的身體情緒(臉模糊),分類的情緒只有生氣、害怕、快樂、傷心。
  • 測試中一組會有三張照片,分為上、下右、下左呈現三角形(圖一),三張照片會有不同的性別組成,且三張照片中,如果有2張的害怕情緒,其中會出現不是害怕情緒的誤選項(ex.快樂、傷心、生氣)。


  • 總共有72張照片,安排24組試驗(4種情緒 x 3種誤選項 x 2種性別),參與者必須將選擇下方左右兩張的情緒照片去搭配上方的照片的相似情緒。
  • 以單一樣本t檢定顯示,識別全部的身體情緒的機率等級為百分之50,P值小於等於.001。
  • 使用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去分析4種情緒的變數,發現有顯著的影響,之後利用邦弗朗尼事後檢定,觀看成對比較,發現有三組具有顯著差異,分別為生氣與傷心t(16) = 3.79, p < .002,害怕與快樂t(16) = 4.40, p < .001以及害怕與傷心t(16) = 5.22, p < .001。(圖2)
    圖2. 正確的情緒配對

  • 針對誤選項因素實施 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也發現一些顯著的影響, 之後利用邦弗朗尼事後檢定,觀看成對比較有兩組具有顯著差異,傷心與生氣的誤選項 t(16) = 3.85, p < .001以及害怕與傷心的誤選項 t(16) = 3.05, p < .008.
  • 之後計算每位參與者的中位數之反應時間,進行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4 種情緒,發現生氣與傷心t(16) = 5.10, p < 0.001,害怕與快樂t(16) = 3.92, p < 0.001、害怕與傷心t(16) =   3.94, p < 0.001為顯著。(圖3)

    圖3. 辨別情緒的時間
  • 實驗一的數據呈現出害怕的身體表達比較讓人困難辨認情緒。

實驗二
  • 實驗二主要的實驗為測驗身體語言在臉部表情的識別影響。
  • 實驗工具方面,創建一個5個階段連續表情,從害怕→快樂的表達五階段(X5)各搭配快樂與害怕的身體(X2),總共10張(圖4)。


圖4. 不同階段的臉部表情搭配快樂的身體
  • 利用臉部表情(5階段)以及身體表達(2階段)的因子,實施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得出主要顯示情緒認知受到臉部的影響為 F(1, 13) = 37.56, p < .001,身體為F(1, 13) = 37.56, p < .001,臉部與身體互動為F(4, 52) = 4.78, p < .002.
  • 之後比較的臉部表情與身體表達的“快樂情緒”的比例之間的差異反應,發現從害怕的臉部表情到第三個臉部表情配合身體的三種組合中,有顯著的差異( p <.006, p < .001,  p < .001,,後面兩個組合則無(圖4、圖5)。
圖5


  • 計算每位參與者的中位數之反應時間,進行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發現時間的辨別情緒的速度並沒有顯著差異。
  • 實驗二的結論為:當臉部表情情緒呈較為模糊(模擬兩可)的狀態時,身體所呈現的姿勢容易影響臉部的情緒。
實驗三
  • 實驗三主要為 身體語言對音律的情緒識別的影響
  • 將句子的音調從害怕→快樂被分成7個階段,配上 快樂、害怕兩種沒有臉部表情的身體語言(圖5),總共有14種配對組合。

圖5
  • 讓參與者分辨音律(7) x 身體(2)的14種組合的聲音情緒(主要以聲音為主,省略身體的情緒),之後利用重複測量變因數分析得到聲音的情緒 F(6, 78) = 24.90, p < .001 與身體的情緒 F(1, 13) = 9.94, p < .008 都有達到顯著差異,然而彼此之間卻沒有互相作用。
  • 之後計算每位參與者的中位數之反應時間,進行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F(6, 78) =  9.43, p <  .001,得到的結果為聲律的情緒位於模糊地帶,反應的聲律的情緒時間會拉長。(圖6)

圖6

  • 雖然希望參與者能夠不要受到身體語言的影響選擇聲律的情緒,然而結果顯示參與者較為容易受到身體語言的影響。


結論
雖然照片中的身體是靜態的,但是臉部與聲律還是會被身體語言所干預,對觀看者而言有很重大的影響。
此篇論文並沒有講到動作,然而卻提出了沒有動作的身體就可以帶給觀看者有很大影響,那帶有動作的身體語言是否可以更加的讓人們感受到情緒這一點可以好好的思考以及研究(實驗)。

內容雖指出害怕的身體語言很難被辨別,不過對於害怕的姿態比較難以辨認這一點我還是採取保留態度。
另外觀看它的實驗步驟與方法,感覺很有趣,似乎可以運用到動作的研究上,只不過該如何運用就該好好思考一下了。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書籍閱讀心得」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錯把太太當做帽子的人

作者:奧立佛。薩克斯
2008.08  台北市:天下文化

有些人因為自己的身體變化與一般人不同,而感到痛苦,但也有些人卻因身體的"功能不足"與"功能過度"的變化而感到了開心,如得到愛神病的一位婦人,因為感染了神經性梅毒讓他得到過度的興奮而感到幸福。

前一陣子,本人因極愛推理劇,因此觀看了一部ATARU的日劇,會注意到此部日劇不只是因為推理劇,其實是因為男主角是一位患有學者症候群的人,而讓我有想觀看的理由,裡面的劇情有些被塑造成"因為天生擁有比一般人還要強的某項技能(絕對音感或電體質),而對人生感到絕望"的角色,因此讓我想到了錯把太太當做帽子的人這本書所提到的功能過度的案例,其實本片中的男主角ATARU也是一位具有功能過度與功能不足的人,對於觀察事務有極端的敏銳觀察力,但是表達情感卻是比一般人還要來的差勁,為了讓ATARU的觀察能力能夠運用在適當的事物上,因此他被訓練成幫助FBI破案的協助人員(尋找破案的蛛絲馬跡).....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得愛神病的婦人或日劇中的ATARU能夠在社會地位中找到特殊的定位,畢竟在這社會中的人們很難理解與自己不同的人,面對這樣的特異族群或許我們會認為他們很難搞,但是那並不是他們所願意的,或許我們該學習要如何理解以及改變自己的心態去看待他們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