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書籍閱讀心得」今昔之筆

今昔之筆 從鉛筆到像素
作者:巴倫(Dennis Baron)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此書從文字發明到電腦書寫,描述文字所引發的衝突,在現代人的眼中,鮮少把文字當成科技看待,其實以前的人類對於文字的出現就等於我們現代所出現的臉書、ipad一樣,是一種新興的科技產物,這樣的科技產物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有了文字就有書籍、鉛筆、打字機、電腦打字等,有了文字我們可以進行溝通、知識傳承等等行為,文字滲透了我們的周遭環境以及本身的自己。

無論什麼科技,一旦被發明,就會有俗稱的科技反對者,就連當初鼎鼎有名的哲學家-柏拉圖,也是站在發明文字的反對立場,因柏拉圖認為「人們一但學會書寫,就再也不會運用記憶」,然而我們不會運用記憶嗎?錯了!我們依然還是充分使用我們的記憶,只是把一些不必用頭腦記下的瑣事給記到紙上去,文字的發明減少記憶被消耗的空間。

當iPad、iPhone發明時,我對那些東西保持著一種沒有那東西,我依然還是可以生存在這世界上,我不了解為何要有iPad、iPhone的存在,它不是只是個娛樂的產物嗎?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呢?但是我發現iPad、iPhone這類的科技產品的特別地方並不是存在於硬體本身,而是在它背後所產生的服務,這時發現社會已經慢慢地改變,因為iPad、iPhone這類智慧產品的發明,出現了許多社會服務,醫療、圖書館、餐廳等等都已經因應這波科技潮流,就算我們不想改變,社會環境也會讓我們不自覺地改變自己。

因此,科技一旦發展,就沒辦法走回路,此刻的我們就只能朝著科技的洪流逐步地前進,與其抵抗,不如學著如何運用科技,因「科技帶來的通常是正面的影響,好處與壞處不只是來自科技本身的優缺點,也來自人性的變化無常」。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書籍閱讀心得」選擇的弔詭-只想買條牛仔褲

選擇的弔詭-只想買條牛仔褲
作者: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
譯者:劉世南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4.11.15

選擇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必不可或缺的,但是多樣化選擇卻不是一種好事,我們會因多樣選擇而浪費許多時間,甚至成為極大化者。

極大化者與憂鬱症有相關的關係,但卻是不是絕對的,過多的選擇會導自自己無法負荷太多選擇(無法控制),而產生無力感,這樣無力又使我們感到挫敗,這就叫於習得無助,習得無助容易使人們產生憂鬱症。除了習得無助是選擇所產生的負面因素,懊悔、適應現象等等也是痛苦的因素。

觀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買東西的斤斤計較,發現自己也是一位極大化者,浪費時間不說,選擇中的過程更是讓自己感到非常焦慮且累人,當收到商品時,感受到的愉悅卻沒那樣的深刻,我已喪失購物的快樂。仔細想想當我們心情不好時,為什麼去外頭Shopping是非常果斷且開心,因為負面情緒會使我們的選擇變的較為狹隘,因此Shopping的選擇變少,所以發洩了我們的負面情緒。

另外以設計面來說,當我們設計介面時,我們必須將選項分類,不要讓使用者一開始面對過多的選項,因為讓使用者產生煩躁的情緒這可是非常不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