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書籍閱讀心得」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作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
譯者:鍾玉玨、許恬寧
出版社:大塊文化

這本書帶領我們了解習慣對於我們生活周遭有重大的影響,很有趣,不禁想起自己為何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前的自己無法抗拒炸物、冷飲,卻因為為了治療臉部痘痘,毅然決然的改變,這樣的改變我得到了獎賞,也就是身材變苗條了、臉變平了。合乎書裡所講的改變習慣原則「有了獎賞,會迫使自己改變習慣」。

然而也因這本書我開始想實施讓自己的房間變整齊,實施每個禮拜需整理房間一次,讓整理房間的行為變成我的習慣,不過...似乎成效不章呢! 我應該要讓自己把整理房間的獎賞加強才對,不是只有整理房間心情好而已,還要更有實質的獎賞才能逼迫我努力整理房間(笑)。

另外,書中有位海瑟頓講到一個不錯的觀點,「讓小孩子去學音樂、運動並不是為了讓他當音樂家或運動選手,重點是要讓小孩子因這些活動而學習自我規範的力量」,對本人而言,自我規範的意志力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引發很多層面的事情,例如時間管理,時間管理做得好,走的路會比其他人還要的順遂。

整體來說,這本書是很好讀的閒書,以故事案例讓我們容易了解習慣的力量,同時也會警惕自己現在正慢慢形成的不良習慣要趕快改掉!!

補:後來自己再次的思考為什麼無法持續整理房間,發現是因為我沒有給自己一整天的時間處理家務,沒讓自己有緩和的時間休息,這就是為何我無法習慣一個星期整理自己房間的問題,目前我已經實施兩個禮拜了,希望之後能夠持續下去:)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英文學習」FunDay 英文學習

雖然現在面臨碩論提報,但也不能把讀英文的習慣給抹滅,只好讀個有趣的輕鬆英文小品來放鬆自己,說不定可瞬間提升自己的生活英文能力,習慣英文的文法邏輯。

URL:  FunDay

如果看不懂英文單字,也要開始學習用牛津字典了,逼迫自己看英文的解釋。
URL: 牛津線上字典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兒童行為觀察法_事件取樣法

兒童行為觀察法_事件取樣法
校閱者:林惠雅
1990年10月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觀察法的所實施的方式非常多種,在本人的碩論中,以事件取樣法為主,針對本人所研究的主題而選擇此觀察法,是因Effects of repeated exposure to a humanoid robot on children with autism的學者他所使用的質性方法是只觀看被編碼的行為記錄,發現同樣的模仿行為卻有不同的實施過程,因此讓本人決定以相似的觀察原理-事件取樣作為本人研究主題的質性觀察法。

        所謂的事件取樣法,它常用於觀察兒童的行為,為一種質性觀察法的一種方法,主要為觀察被觀察者所不常發生的行為,利用代碼來分類行為以及文字描述來做記錄,節省記錄大量資料的時間,只針對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作探討,屬於一種等待事件發生並給予記錄的觀察取樣法,此觀察法的使用原則包括:
1. 必須清楚指出與定義所要觀察的行為 
2. 需足夠了解所要觀察的行為,才知道是何時何地才能適合觀察  
3. 確定所要紀錄的內容有哪些  
4. 需設計簡易使用的記錄表。
然而為了得知所觀察的行為記錄是否具有研究的信度,可透過不同觀察者去針對同一個事件做記錄,檢查彼此之間的記錄是否一致性,而觀察者本身則是在不同時段裡針對同一事件進行兩次以上的記錄來偵測信度。